最新消息
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設計團隊來自龍泉驛! | 2022-08-02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sohu.com/a/532523407_100032528" 原標題: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設計團隊來自龍泉驛!紅藍為主色調的獎牌綬帶紅藍為主色調的獎牌綬帶上,太陽神鳥、芙蓉花、祥云、成都大運會會徽和國際大體聯logo等圖案分列其中,典雅大方的設計洋溢著濃郁的巴蜀風情,極具東方美學韻味……3月18日晚,成都大運會獎牌首露真容獎牌綬帶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將蜀錦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運用到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中既凸現了成都城市人文特色也融入了四川文化底色這條“顏值”“氣質”兼具的獎牌綬帶,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且聽綬帶設計師、區政協常委、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馬麗娃給我們一一道來。首次采用蜀錦工藝和材質向世界展示天府文化的魅力獎牌綬帶既要體現體育精神,更要彰顯文化特色。雖然并非成都人,但馬麗娃卻對成都文化尤為鐘愛,一直致力于開發推動蜀錦的創新設計和文化傳承。“蜀錦歷史悠久,與南京的云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她說,成都也稱“錦官城”,是全國唯一以“錦”命名的城市。綬帶首次采用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的工藝和材質,與成都地域文化相呼應。“蜀錦紋樣生出的凹凸觸感,不僅韻味十足,還改變了傳統綬帶順滑的質感,極具特色。”馬麗娃說,除了蜀錦主元素,綬帶上的太陽神鳥、芙蓉花、祥云等文化符號也十分吸睛。事實上,巴蜀文明、天府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元素眾多,諸如大熊貓、四川交子等都曾在她的考慮范圍之內。芙蓉是綬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花樣之一。“綬帶中的芙蓉紋樣既有地方特色,又寓意著歡迎全世界運動員來成都實現夢想。”馬麗娃說,希望借用獎牌綬帶,向世界推廣和展示豐富、多元、深厚的天府文化。歷經40多稿設計百余次修改精益求精為大運會呈現最佳作品事實上,獎牌綬帶設計創作,并非易事,也非一人能完成。早在2020年4月,接到成都大運會綬帶設計任務后,成都大學就召集組建了馬麗娃等20多人的設計團隊參與創作,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與產品設計的優秀本科生、專科生。“綬帶采用古法蜀錦織造工藝,相比傳統綬帶設計難度更大、要求更高。”馬麗娃介紹,綬帶采用五色織線,在傳統織機上通過手工完成,“傳統織造工序繁瑣精細,設計圖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紡織師傅進行圖案的二次轉譯,如果最終實物呈現效果不佳,那就還要進行再次修改調整設計。”此外,不同于蜀繡,蜀錦織造難以實現雙面同紋,這導致蜀錦背面出現斜紋組織,不符合國際大體聯獎牌綬帶設計標準。為此,馬麗娃與團隊成員又設計出紅色云紋圖案的背面圖,將其裝訂在一起,從而符合標準。一次又一次“頭腦風暴”,一次又一次修改,一次又一次推翻重來,馬麗娃及其團隊前后拿出了40多稿的設計方案,進行了100多次修改,最終才誕生了此次發布上的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多款大運會周邊產品上線讓更多人愛上成都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與冬奧有關的周邊產品熱度居高不下。“冰墩墩”一時成為網絡流量王,線上線下“一墩難求”。在馬麗娃看來,各類賽事周邊產品的出現,無疑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新渠道、新方式。成都大運會獎牌綬帶設計完成后,馬麗娃又把精力放在大運會周邊產品的創作設計上。設計過程中,同樣植入蜀錦、芙蓉花等元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運動完美融合,更易于現代人接受。“目前,我們已經上線多款周邊產品,涵蓋服飾、背包、掛件等。”馬麗娃說,接下來,還將繼續創作設計,推出更多時尚新穎、又具有文化特色的周邊產品。同時也希望,通過周邊產品這一媒介,讓更多人喜歡成都、愛上天府文化。01020304成都大運會是中國西部城市第一次擁抱世界綜合性運動會,也是繼北京大運會、深圳大運會之后,中國大陸第三次舉辦夏季大運會。在全球疫情影響下,這場雖然延期但并未缺席的青春之約,彌足珍貴。馬麗娃表示,參與成都大運會獎牌綢帶和相關產品的創作設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主編:白龍祥副主編:鄧晴風責任編輯:江逸鄧爽編輯:鄭金雨記者:楊云華劉江濤魏遠剛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 關鍵字標籤:獎盃訂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