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本報記者喻京英-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 2022-01-18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8-06/02/content_1858777.htm" 目前,全球近視眼患病人數約為25億。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近視患者的人數多達6億,即全球每5個近視患者中,至少有1個是中國人。發布在眼科學期刊的論文指出,根據國際頂級專家預測,到2050年,全球近視患者將達到49.49億,患病率為52%,高度近視患者將達9.25億,患病率為10%。 6月6日全國“愛眼日”到來之前,一場“共享全球智慧,定義近視未來——愛爾眼科全球近視手術技術發展成果發布會暨國際近視矯正專家對話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上,現行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標準牽頭起草人、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王錚教授指出,中國作為青少年近視率全球第一的國家,視覺健康形勢不容樂觀。6月6日以“科學矯正近視,關注孩子眼健康”為主題的全國“愛眼日”將幫助學生和家長樹立合理用眼、科學矯治的意識,一旦發現孩子近視,應當及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規范的檢查治療。 全球過半屈光不正者未矯正 屈光不正是指由眼球調節失衡引發的視力不正常。近視、遠視、散光和屈光參差都屬于屈光不正,其中近視發病率最高。近視主要是由眼軸延長引起的光線不能聚集在視網膜上的一種病癥。由于近視是眼軸延長造成的,而目前還沒有科學方法讓眼軸再變短,所以近視的發生和危害是不可逆的,其中高度近視還有可能致盲。 王錚說,雖然目前近視不能徹底根治,但可以根據科學方法進行預防、控制和矯正,目前近視矯正的主要方式有戴鏡矯正和手術矯正。屈光不正的矯正對于視力的保護和挽救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預估,全球中度至重度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中,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占53%;而在致盲的主要原因中,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占21%。 根據手術實施的部位,近視手術矯正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眼內手術和角膜手術。對于較高度數的近視,如1200度以上,通常推薦眼內手術,如人工晶體植入術。而對于大多數一般近視患者,則可實施角膜手術,這種方式主要是運用激光消融或切割角膜,根據需要矯正的近視度數,切削掉或取出一定厚度的角膜組織,從而達到視力矯正的目的。 近視手術已在全球普遍使用 據介紹,從1939年日本醫生采用放射狀角膜切開術矯正近視開始,至今已有近80年歷史。角膜手術的方式經歷了鉆石刀(代表技術RK:鉆石刀放射狀角膜切開術)、激光刀(代表技術PRK: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術)、板層刀(代表技術LASIK:準分子激光光學性原位角膜磨鑲術)、飛秒激光(代表技術飛秒LASIK:飛秒準分子激光光學原位角膜磨鑲術)和全飛秒激光(代表技術SMILE:全飛秒激光無瓣、微創術)等5個階段。 中國目前的近視手術技術發展已與國際水平保持一致。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委等五部委曾聯合下文,近視患者通過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后,可以參加各類考試和應征入伍。 “從激光刀、板層刀手術到飛秒激光、全飛秒激光、ICL手術,各種先進技術的迭代創新,推動了中國屈光矯正手術領域的巨大發展與變革,目前中國近視手術已進入了以‘全程定制’為標志的屈光手術4.0時代。”王錚說,“全程定制化”是近視手術的解決方案:就是根據患者差異化的眼部條件和用眼需求,根據術前與患者的溝通談話、眼部檢查,設計和實施適合患者的個性化手術方案,術后進行定期復查和眼健康管理,將視力提高與視覺質量改善作為雙重目標,為患者創造看得清又看得舒適的術后體驗。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近視手術 王錚強調,雖然近視手術技術在國內外都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近視手術。近視手術只適用于成年人,對于青少年而言,身體發育還在進行,眼睛也還在生長,這一時段主要以預防和控制為主。如果要做此類手術,也一定要到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眼部檢查,看看自己的眼睛條件是否適合做近視手術,以及適合做什麼類型的近視手術。 目前屈光矯正手術的種類分為四類,前三類是在角膜上面用激光來做。具體講,第一類是從表層直接開始做,將角膜分為五層結構。第二類用制瓣的手術,是把角膜稍微切開一個切口,把角膜基質層中間最多的這部分暴露出來后,用激光將它進行打磨,讓它的形態變平,減輕屈光力就可以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第三類是用現在飛秒激光技術,聚焦在人體角膜里面進行角膜切割,外面沒有任何傷口。在角膜基質里面做有透性的技術,大概2毫米左右的切口就可以把這一小塊組織取出來,這樣的話同樣可以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這三類都是在角膜上面做文章。第四類是如果有些患者不適合在角膜上面做的話,可以植入有晶體眼的人工晶體,目前用的最多的是ICL植入,其優點是不需要切角膜,還可以取出來。這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做了該手術后若干年,有些人會患有白內障。如果出現白內障的話,可以把人工晶體取出來,與自己本身的晶體一起拿掉,再換一個新的人工晶體進去,同樣會獲得很好的視力,是一個可逆的手術。 上述幾種手術各有各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適應癥,也有各自適應的人群。當患者有所選擇的時候,醫生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檢查出來的數據給出建議。一種最好的或者是最適合的方案,也就是所謂“全程定制”的概念。 鏈接 容易傷害視力的習慣 專家表示,保護視力,不僅僅要少看手機和電子產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也會傷害視力。 1.愛吃甜食。很多孩子都喜歡吃甜食,但是多食甜食可以助長近視眼的發生、發展。因為甜食攝入會消耗大量維生素B,影響視網膜正常代謝,還會減少血鈣含量,影響眼球壁發育,以及改變晶體的滲透壓。綜合起來,就是對視覺的不良影響。 2.劣質太陽鏡。兒童的眼睛嬌嫩,容易被強光損害,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需要佩戴太陽鏡。但要注意的是,6歲以下兒童不適宜長時間戴太陽鏡,因為他們的視覺功能發育未達到成人水平,長時間戴太陽鏡可能形成弱視。 3.營養失衡。眼球的發育和孩子的身體發育一樣,需要均衡的營養。攝取維生素A或胡蘿卜素,可以預防眼睛干澀不適,也可以避免夜盲癥及干眼癥。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包括花椰菜、紅蘿卜、芒果等。 維生素B群是視力保健不可或缺的成分,可從動物肝臟、乳制品、瘦肉、綠葉蔬菜、豆類、糙米等中攝取。 4.過度用眼。如今的孩子每天不僅有作業,還有電腦、手機的誘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用眼睛。上課盯著黑板,下課盯著書本,好不容易有休息時間還想看看視頻、玩會兒電子游戲,眼睛怎么有機會得到休息呢? 所以,家長要監督孩子合理休息,避免過度用眼。 合理用眼的關鍵 1.合適的光線。長時間在不佳(太暗或太強)光線下閱讀書寫會嚴重影響視力。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提供適合于閱讀書寫的光線亮度。 2.用眼距離。近距離用眼是影響視力的重要因素。中小學生的眼球正處于發育階段,長時間的不良用眼姿勢容易引起眼球的發育異常,導致視力下降。因此,近距離用眼時,身體應保持靜止狀態,坐姿端正,眼睛和書本之間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離。 3.用眼時間。通常,近距離用眼時,隔45—50分鐘休息10—15分鐘,休息時盡量遠眺或適度按摩一下眼睛。年齡越小的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要越短,注意增加戶外活動。SourcePh"style="display:none"> 關鍵字標籤:http://www.lasercenter.com.tw |
|
![]() |